保障江河防洪安全的迫切需要洪泛区、蓄滞洪区是调蓄洪水的场所,是江河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据统计,目前我国共有洪泛区、蓄滞洪区约 220 处(片),在历次防御洪水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。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全局考虑,必须保持洪泛区、蓄滞洪区的蓄洪面积、容积和设计流态等防洪功能。
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,城市化进程加快,土地资源日益紧缺,各地侵占洪泛区、蓄滞洪区开发建设的现象很普遍,一些违法、违章工程严重影响防洪安全,有的蓄滞洪区任意开发建设,使蓄滞洪区的有效容积锐减,有的公路路基将蓄滞洪区拦腰分割等。若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制止或规范,将会使洪泛区、蓄滞洪区失去防洪作用,继而演变成为重大防洪安全隐患。
实施洪水风险管理的迫切需要为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,我国防洪减灾工作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,在通过工程措施控制洪水淹没范围的同时,大力开展非工程措施建设,实施有效的洪水风险管理,给洪水以出路,最终实现人水和谐相处。其中一项重要措施就是严格开展洪水影响评价工作,规范洪泛区、蓄滞洪区内的社会经济活动,主动规避风险,从而合理调整人与洪水的关系。
建设项目安全运行的迫切需要洪泛区、蓄滞洪区地势低洼,是受洪水威胁最为严重的地区。穿越洪泛区、蓄滞洪区的重要设施,若不经过洪水影响评价,既缺少分滞洪安全论证,又缺少防护工程措施,将带来严重的防洪安全隐患。一些蓄滞洪区盲目开发,占用了大量蓄滞洪容积,不但增加运用难度,而且一旦遭遇大洪水,被迫分蓄洪水将造成重大损失。一些大城市的生命线工程——输油、输气管道,在没有任何防洪设施保护的情况下通过蓄滞洪区,一方面影响正常行蓄洪,另一方面本身也受到洪水严重威胁,一旦受淹可能造成重大损失和影响。京九铁路建设时,一些路段截断大洪水泄洪通道,不仅对上游造成壅水淹没威胁,其路基自身也有被冲淹沉陷的威胁,**在相关单位的干涉下,修建了过洪桥梁,保障铁路安全运营。